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Ⅰ卷)模拟考试卷(二)

日期: 2025-03-3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

战争

费用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万两

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万两

约4000万两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 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C、 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D、 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如图是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关于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的油画作品,据此可知该作品(    )

A、 以详实的史料和数据分析为基础
B、 革命艺术价值高于历史研究价值
C、 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场景
D、 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必要史料
法国思想家库朗热在《古代城邦》一书中说,雅典人无论在性格和思想方面,都与罗马人和斯巴达人相去甚远,但在畏惧诸神方面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这说明(    )
A、 古希腊是否有人文精神需重新考量
B、 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并无二致
C、 城邦体制差异决定性格和思想各异
D、 精神水平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如图是英国不同时期的煤炭产量(万吨)数据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A、 工业革命对煤炭需求大增
B、 具备技术创新的能源条件
C、 制度变革改变了生产方式
D、 理性主义影响了消费理念
如图是U型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
B、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中游
C、 国际经济新秩序重建任重道远
D、 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左上角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在宣传社会主义的时候,除了介绍西方研究者的相关观点外,还特别注意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发掘社会主义因素。他感到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社会主义最接近,认为“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在他看来,十月革命后苏联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同孔子所提倡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主义没有什么本质差别,认为“露国(即苏联)立国之主义不过如此而已”。他一再强调要用民生主义代替社会主义,他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与此同时,他还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

——摘编自张卫波《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

材料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二是以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三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列宁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又不拘泥于此,根据俄国的实际进行了探索。而建设社会主义好似“攀登一座还没有探测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在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预先试用过的东西。”列宁坦言:“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摘编自李汝革《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启示》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