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Ⅰ卷)模拟考试卷(一)

日期: 2025-03-3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唐德宗时期的重臣陆贽在《陆宣公奏议》中说:“边陲之戍,用保封疆;禁卫之师,以备巡警。二者或阙,则生戒心。国之大防,莫重于此。”这反映了(    )
A、 唐朝周边国际环境恶劣
B、 “守内虚外”的军事策略
C、 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D、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    )
A、 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 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 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 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后,对外宣称:“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所秉持的原则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即使有所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这主要说明(    )
A、 美国对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B、 美苏对峙影响国共两党关系
C、 国共关系发展顺应时局需要
D、 国共两党既有合作又有斗争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府要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仅拥有立法权和财政权,而且还拥有监督权,即监督政府的政治方针、政策和政府成员行为的权力,具体包括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和弹劾权等。司法机构完全独立于行政机构,不受行政机构的任何干涉。司法机构有权对行政机构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该法令将“一切行使公共职能或法定职能的机构”均认定为公共机构,公共机构成员或官员的主动或被动受贿均被定义为腐败行为。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摘编自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二:清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发展的最高阶段,监察机构为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执掌院务,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由总督、巡抚等地方官兼任。都察院的职权是监察百官、整饬纲纪。清末设立了准议会监察制度,主要体现为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的设立,然而,这些机构未能真正发挥议会监察的功能,而且有清一代,也没有建立真正的议会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没有明确分工,兼有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审判乃至行政管理等多种职能,实际上是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混合。清末对都察院改造的主要目的,意在使其从众多职能中净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

——摘编自焦利《中国古代监察发展的最高阶段:清代监察制度》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