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8年高考历史(新课标Ⅲ卷)模拟考试卷(二)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朱熹认为,“佛书说六根、六识、四大、十二缘生之类皆极精妙,故前辈谓此孔孟所不及”。材料体现了朱熹(    )
A、 融合佛、儒创立理学
B、 重视佛教超过儒学
C、 欣赏佛学的思辨义理
D、 肯定佛教排斥儒学
史载,秦汉时期宰相相对较少,如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到了唐朝,任职宰相的人越来越多,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唐朝时期宰相人数增多的目的在于(    )
A、 加强中央集权,宰相轮番执政
B、 限制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政府
C、 顺应科举需要,整顿官吏队伍
D、 分割宰相职权,调整中央官制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应该给予地方和企业以足够的自主权;应该充分利用经济组织、经济手段、价值规律的作用。材料信息(    )
A、 表明中国开始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改革
B、 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
C、 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D、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下图是十五、十六世纪的一条重要海上运输线。下面对这条航线的正确理解应是(    )

A、 主要运输中国的丝绸、瓷器、中药
B、 奉行了自由贸易的交往准则
C、 成为连通欧洲和拉丁美洲的纽带
D、 便利欧洲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论借助自然选择的方法的物种起源》,虽然此后历经多次修订,迫于宗教压力达尔文也仅在私下承认:自然选择同样适用于人类自己。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不是人类起源理论发现者
B、 生物科学进步伴随着宗教斗争
C、 宗教神学一直充当社会进步阻力
D、 达尔文著作尚未冲击宗教神学
下图所示是1958年、1962年苏联出口石油降价情况。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
B、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
C、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D、 美苏结束了意识形态的对抗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此美国社会的反应是既愤慨又感到耻辱,民众和海军强烈要求对日复仇,决策层有人主张把主要兵力和资源用在太平洋战场。然而,罗斯福总统和军方高层最终决定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对于美国来说,“先欧后亚”的战略思想最早出现在美西战争之前。由于此时美国与日本争夺夏威夷以及美国越来越难以容忍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统治,1897年5月美国提出:“首先对付西班牙,同时在太平洋进行防御作战,直到将西班牙打败再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其给出的理由是:美国的人口、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位于美国东海岸和东北部,相对于日本,西班牙地理位置上更靠近美国。当法国败亡,欧洲只剩下英国独自抵抗时,罗斯福清楚,英国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欧洲法西斯主义胜利的必然结果,不但意味着美国本土将受到威胁,而且对美国赖以立国的民主价值观也是一种严重的挑战。尽管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更严重,但从长远看,最终的强敌还是德国。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数年之内日本并没有将赢弱的中国彻底征服,这多少也让美英低估它的军事力量。方人对日本人成亚洲人存在“普遍的种族傲慢”,这种贬低日本或亚洲人的种族观念,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这一战略无疑使中国成为“被遗忘的盟友”。

——摘编自《“二战”中美国为何采取“先欧后亚”战略》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