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上两大区域的人口数量(单位:万)

时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4117

1448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

2789

1915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

3174

2398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

2841

4257

明弘治四年(1491年)

2432

5177

——数据源于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

材料二  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到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破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

材料三  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倒,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城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

——摘编自《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