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电影市场空前活跃,电影票房总收入增长迅速。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及预测
我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也突飞猛进。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电影银幕数量41179 块,是2012年的2.14倍,使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拥有量最高的国家。
(摘编自《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升级换代 市场走向规范发展》)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是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2016年中国的文化消费进入一个攀升阶段,消费需求由模仿型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转型。资本市场非常活跃,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4年、2015年资本市场关注最多的领域就是影视传媒、游戏动漫、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法制化步伐在加快。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管理正在经历着由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型,这个转变对未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祁述裕《重视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
材料三:
和高速增长的前几年相比,2016年电影行业除了增幅等数字上的变化之外,也没有出现“爆款"的国产电影,曾经被捧上天的IP改编影片,经历了从高空跌落至尘埃的过程。
电影制片人安晓芬认为这与“创作大小年”相关:“一部好的作品,最快需要两三年的开发、沉淀和培育,才能制作上市。”业内人士还认为,这是电商票补退潮后的市场容量的真实展现。去年正值各大电商建立票务平台的旺季,9.9元烧钱式票补带动了电影消费。到了今年,电商票务平台格局已定,票价恢复到了正常的40多元。一些习惯了 9.9元的电影观众,在选择电影时就会更加谨慎。
(摘编自《2016 中国电影行业高增长时代终结 缺乏爆款 IP 崩盘》)
材料四:
《湄公河行动》《战狼 2》这些传播正能量、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国产优秀影片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的提升和进步,也反映出我国电影正在形成“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创作格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还认为,“中国电影不仅要满足观影人群差异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应与中国观众建立更加紧密、良性互动的关系。”优质的作品创作离不开优质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多种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电影行业培养出了一大批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这些新鲜的面孔,不断为行业注入生机与活力,推动国家电影事业的日新月异。
为规范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 该法案对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提炼,并以法律的形式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意味着我国电影将在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环境中迎来新的机遇。
(摘编自《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升级换代 市场走向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