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贸易委员会从1823年开始降低关税,1835年取消了向外国出口机器的禁令;1842年废除了尚存的英国制成品出口关税,并且降低了海关清单中至少75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到1860年,英国只对48种商品课征进口税。美国1913年的“安德伍德一塞门斯法令”把钢铁、羊毛、食糖(1916年)和某些农产品列入免税之列,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

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

1931年

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品征收50%的重税

1931年9月

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

1931年12月

日本放弃金本位,日元汇率下降65%

1932年

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

1933年4月

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