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担心孩子不幸福恰是他们不幸福的原因

    ①这是一个需要常识的时代,然而梁文道曾断言,“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做教育更需要遵循常识,现实中许许多多“反教育常识”的现象,更印证了梁文道先生的断言。

    ②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最珍贵的是人,而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堆积,分数的获得,这便是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教育一旦把考试作为研判教育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尺度之后,教育者所遵从的只有知识、分数,只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僵硬的制度,只有束缚人的铁笼,而唯独没有“人”、没有“人性”,教育就会在远离常识的路上越走越远。

    ③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孩子们来到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让他们得以自然地生长,这是常识。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但如果我们的教室让孩子感到压抑,我们的学习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枯燥无味,我们的校园让孩子望而生畏,我们的学校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有一点幸福可言,又怎能为孩子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④教育不是万能,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如果以“可怜天下老师心”、以“恨铁不成钢”去胁迫孩子,如果我们把不断膨胀的功利心完全压在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给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功能,教育上的乱象丛生,诸如雷人标语、烧香拜佛、撕书烧书、状元雕塑、杀人投毒等等,也就见怪不怪了。

    ⑤孩子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他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青少年生活应是缤纷绚丽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远比作业试题、分数成绩重要得多,这是常识。

    ⑥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这是教育常识。如果我们急功近利,心急火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对孩子实施过度的教育,过早地给孩子加重学习任务,特别是将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只能将孩子葬送在起跑线上。

    ⑦孩子成长需要我们陪伴,但不需要我们过多地干预;需要我们呵护,但不需要我们一味地溺爱;需要我们引导,但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地去替他们做人生规划,这也是常识。然而我们总是怕孩子摔倒,这可能正是孩子在成人后摔倒了,再也爬不起来的原因。我们总担心孩子未来人生不幸福,这恰恰是孩子们未来人生不幸福的真正原因。

    ⑧常识,乃“寻常之见”,也就是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准则。既然是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准则,为什么有的人却始终领会不进去,甚至还要干出有违教育常识的事呢?我以为,不是不懂教育常识,也不是缺乏教育常识,而是缺失一颗“心”,那就是对事业的责任心,对教育的良心,对孩子的爱心。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