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军人的精神修养,基本着重在智、仁、勇三迭德。这三达德中,又以仁为主。中国文化主要精神都发源在一个“仁”字上。孟子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本原。但战争本是要杀人的,好像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我中华民族虽尚武,而不流于残忍,所以能绵延历久,屡挫不衰。中国军事要讲顺天应人,替天行道。所谓止戈为武,仁者无敌,战争乃为一种吊民伐罪,以杀止杀的行为,故军队则成为仁义之师。孟子也说:“不嗜杀人者,能一天下。”不嗜杀人,不是不杀人。但杀人总不是好事,因此非存心至仁,则不宣来担任此杀人的大任。既要杀人,自己也该不怕死,所以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视死如归,也是武德。当争两军交锋,固是要争取胜败,更要是争是非。是的向非的投降,实无光荣可言。一个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强调精神不死,躯体虽不保,但其人格气节仍然存在。战争并不是鼓励杀人,更不是鼓励自杀。心中只有一个道,一个仁义之道。死生一观,并不在这些上来计较。

中国军人既尚仁,又讲礼,吉、凶、军、宾、嘉五轧,军礼占其一。可见中国文化中之中国军人,正也代表着文化传统主要精神之所在。

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一段军人修养最高精神的话,说:“子之所慎,斋,战,痰。”斋是祭前斋戒,所祭是鬼神。孔子在祭前斋时,既不确认有鬼神,也不确认无鬼神,只是此心戒慎,不懈怠,不做作。祭只是祭,斋只是斋。疾病之来,也不知将成大病,抑系小疾。但不要害怕,也不要疏忽,只一心戒慎在疾上。遇战事,也如对鬼神、对疾病般,只莫放松、莫紧张、不当它是强敌,亦不当它是弱敌。临阵只一心在临阵上。慎是不怕也不忽,不把事来看大,也不把事来看小。当知临祭、临战、临疾,皆是人鬼关头,死生之际,在可知不可知之间。孔子举一“慎”字教人,这是精神上最高修养恰到好处之明训。我们若懂得孔子这番教训,自然不会有好战的心,也不会有畏战的心。

中国社会上又很着意表扬失败的军人,尤著的如关羽、岳飞,令人称之为武圣。关羽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艾”字。当时曹操很赏识他,礼遇有加,封侯赠金,无所不至。但关羽不为曹操所动,还是走归刘备,这就是他的义。岳飞精忠报国,十道金牌班师回来,冤死在风波亭,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忠”字。我们看《水浒传》上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粱山泊忠叉堂,打起“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这见文化传统中之忠义武德,流传在民间社会,真是根深蒂目的。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武功与武德》)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