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通讯,回答问题

静心制毫,笔韵千年

(游仪)

①以竹为杆,以毫为锋。都说心静是制笔的第一要义,张文年这板凳,一坐就是近40年。

②张文年坚持古法技艺,他所制宣笔小至口径仅0.5毫米,大至笔杆长达1米,刚柔并济,羊毫、狼毫皆可成锋。

③暗黄灯光下,长条木桌上,宣笔半成品依次摆放。张文年(见图)戴上眼镜,就着一碗水胶,低下头,小心翼翼地修笔。只见他一手握住笔杆,用力捣向水胶,待笔头完全浸湿后,再用手反复脱胶,直至干湿适中。紧接着,左手捏笔,右手拿刀,一根根挑出断了“锋”的笔头。“千万毛中拣一毫”,既考验眼力,又需要耐心。

④“一支宣笔,修一次,就得晒一次。如此反复三遍,修笔这个步骤才算完成。”拿着刚刚修整成型的紫毫笔,张文年笑着说。而晾晒,也有些讲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否则笔杆会裂开。

⑤安徽宣城宣州区溪口镇,穿过一条寂静小巷,一座古朴小院映入眼帘,那是张文年的宣笔作坊。

⑥今年52岁的张文年,15岁与笔结缘。“小时候放学后,常在父亲的笔厂里写作业。写一阵子,就抬头看一会儿父亲做笔。”为了传承好父母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手艺,张文年特别“较真”。笔料不合适,就到深山密林找寻;笔头不顺滑,就一根一根梳理。炎炎夏日,他仍每天制笔近10个小时,心平气和,不急不躁。2012年,张文年成为宣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⑦宣笔一支,心圆管直。如今的宣笔品种,达300多种,依照原料可分为羊毫、狼毫、紫毫和兼毫,而按软硬程度,又有软毫、硬毫之分。紫毫笔为山兔毛所制,笔锋挺劲,不失柔转,适宜书写小楷与草书。

⑧张文年介绍,宣笔制作,不仅选料严格,更注重工艺。一支合格的宣笔,需经历选料、水盆、装套、修笔、刻字、检验包装等六大工序100多个环节。技艺复杂,非一朝一夕之功。“好毛出好笔,若是毛料没选好,则意味着基础没打牢。而制作一支宣笔至少得花1个月,溪水浸泡,日光晾晒,自然天成。”

⑨在所有环节中,水盆直接影响笔头的好坏。“先要用手一点点把毛撕开,梳理整齐,攒成一团。”张文年说,“再将毫毛放在石灰中浸泡3天,去除油脂。待笔头圆直光滑,就能用蚕丝进行扎笔了。”笔杆刻字的手艺,半年能成,而水盆之功,则至少要3年。

⑩恢复古代流传下来的名笔样式,也是张文年的追求之一。唐代鸡距笔,笔锋短小犀利,因形似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末,马鞍山博物馆工作人员带着一支样笔上门,想要寻求仿制。“我们一眼就认出是支紫毫,笔杆用的是湘妃竹和牛角。”张氏父子四处寻找、反复试制,3个月后,终于仿制成功。

⑪张文年做过上千支笔。小至口径仅0.5毫米,用作绘画虫鱼,大的笔杆都有1米长,适宜潇洒泼墨。对他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制作一支让书画家中意的笔。

⑫“不同的书画家,对笔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喜欢硬毫,锋芒显露;有的偏爱软毫,笔画丰满;甚至有书法家提出‘携带方便’的需求。”张文年制作的“子母笔”应运而生。母笔大,子笔小,子笔藏于母笔笔杆之中。二者用材不同,软硬皆有,宜书宜画。

——选自《人民日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