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康乾盛世”一说始于何时?根据史料记载,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当时康熙帝以“恩诏”的形式宣布,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也是时人最早的关于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评定。乾隆帝曾也宣称:“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在清朝臣民之口出现,并在乾隆时期的社会舆论中逐渐形成“盛世”意识。“康乾盛世”的这种历史记忆逐渐成型,也被文人学士广泛接受,记载下来并流传至今。
——李强、徐康宁、魏巍《“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基于经济数据测算的分析》
材料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的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全国耕地面积增加。据统计,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5493576顷,1685年增加到6078430顷,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已达7807290顷。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増加。据档案记载,1678年户部存银仅333万余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7894万余两。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仅为1000多万,到乾隆末年达3亿。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出使中国。他们在中国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强制征来拉纤的民夫“好些半光着身子的人,看上去缺乏营养,疲劳衰弱不堪”。在清王朝“一条确立的顺从原则,足以抹杀、消除人性的一切尊严”。
——摘编自[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