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数据杀熟,就是“同一时间、地点、商品、平台前提下”,两个账号下单价格完全不同。更狗血的是,多付钱的往往还是平台的熟客,他们付钱买了会员不但享受不到优惠,反而要付更多钱。所以杀熟本质上,就是一种个性化推荐算法,平台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归类、区分推荐,消费意愿强的就给他卖贵点。

比如美团这次,当事人花15元开通会员服务后,外卖配送费竟然从平常的2元暴涨到6元,而另一部没有开通会员的手机下单,配送费还是2元。

2018年10月,知名作家王小山曝光飞猪大数据杀熟,称自己是飞猪老用户,订票频繁,但在预订从利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机票时,发现同一航班别的平台卖2500元,飞猪却售3211元。

2019年3月,一名携程用户称在购买一张价格17548元的国际机票时,退出再支付就显示“无票”,重新搜索已涨至18987元,但此时,航空公司官网价格比携程上低出2000多元。

节选自《大数据杀熟,互联网巨头的“割韭”盛宴》

材料二:

在了解大数据杀熟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什么是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卖家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收费标准,即便是同一款产品,价格上也存在差异。

举个例子,店家卖一支笔,A能接受的最高价是8元,B能接受的最高价是10元。如果商家把价格定为8元,就少挣了B的2元;如果定价10元,A就不会买。

于是,商家和平台开始费尽心机,搜集用户的各项数据,找到每人对每件商品的“最高承受价格”。也就是说,商家把这支笔以8元的价格卖给A,以10元的价格卖给B,看人下菜碟,从而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杀熟”。

商家和平台怎么才能找到商品的“黄金价格”?以前,只能靠商家仔细观察、默默揣度不同用户的消费能力。现在,随着电商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的各项数据都被拿来分析。通过大数据,商家可以把价格设置得越来越完美,最大限度地割消费者韭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到底有多厉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曾对Net-flix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发现,如果Netflix仅依据种族、收入、邮编这些传统因素来定价,可以把利润提高0.3%。但如果收集人们线上平台使用数据,并以此作为定价依据,可以把利润提升至14.6%。

节选自极客视点《大数据杀熟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材料三:

大数据杀熟你经历过吗?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我们该如何反制呢?

有人曾经做过测试,当使用某打车app-段时间后,卸载后再重装,车费相比卸载前(2分钟前)便宜了5到6元。因此通过卸载重装这一简单行为,你将会带着“召回的流失用户”或“新用户”标签被给予一些特殊的优待。

有人在旅行前两个月就在某订票平台上持续关注出行航班机票,关注许久发现票价一直在3000元以上居高不下,他的朋友知道后立即帮忙搜索查询,搜索结果票价不到2200,遂帮忙订票,省下800元。面对大数据杀熟,用几部手机比较价格,自然不会被“杀熟”。

曾经有人去会展会议中心参加了婚博会,晚上打开微博和微信,发现信息流广告全部变成了婚纱照、婚庆公司、婚礼礼服等。这其中改变最大的可能是公共WiFi泄密或定位服务泄密,通过网络获取你的物理位置后对你画像,并分析出你的所属人群和需求,然后进行信息流广告推送。

节选自思雪《央视点明“大数据杀熟”,知道这些让你反制“大数据杀熟”》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