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25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
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普及教育。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将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必要的行政问责。定期公布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和排名。
(选自《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下降》,2020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与前些年相比,各地体育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今年6月,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同比2019年年底的数据,接受调研的14532名学生半年近视率增加11.7%。同时,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视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每天接触阳光不到1小时、1到2小时、2到3小时和3小时以上的学生,近视率分别为61.8%、58.3%、59.8%和60%。调查还发现,近视的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强度明显低于不近视的学生。
上述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证明,上好体育课、布置体育作业越来越重要和必要。体育作业是检验、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要取得理想效果,不仅学生要做出不懈努力,也有赖政府相关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合力推进。
(选自《体育课必留作业,这个应该有》,2020年09月24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提升体育考试的成绩占比”“体育课留作业”……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推进体教融合作出顶层设计,得到各界人士广泛好评。
体育能为教育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毛泽东曾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其中就提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即要通过教育提升人们精神素养,通过锻炼提高人们身体素质。清华大学作为我国著名学府,为社会培养出大量顶尖人才,每年学校将3000米长跑作为测试学生的必备项目,全校95%的学生达标,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支撑清华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体育对于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育将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唯有将体育和教育有机的融合,才能让教育的成果更加扎实,也会让体育的作用更加彰显。如长跑教会我们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篮球告诉我们做事要专注, , 。这些恰恰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体育并非简单的伸展手脚出出汗,依靠体育、运用体育将成就更全面的教育。
体教融合绝非单纯提升分数占比。任何项目若单纯以分数考核倒逼,都会因考核的消失而被放弃。让体育强健体魄,让体育成就教育,让体育伴随一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磨炼意志,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自《体教融合需要真正的融入》,202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