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覆盖面是较为广泛的,除了官方一般性的社会保障之外,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可以将范围从家族之内拓展到家族之外,从定居者到流寓者,从徽商群体到更多的徽州外出谋生者。
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之所以运行得较为到位,与当地深厚的儒家思想浸染有着密切关系。徽州地区有着刻苦攻读的风气和崇儒尚教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仕进、科甲起家之路。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人们普遍尊重读书人,遵守礼仪道德,许多家规族训也纷纷倡导伦理道德,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许多徽州会馆便是在安顿客死乡亲的原动力之下建立起来的。
徽州本地土地贫瘠,逐渐养成了向外发展的传统,既包括宦游的士绅,也包括“贾而好儒”的徽商徽州士绅是传播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时常讲学于各地会馆,倡导经国序民的社会治理理念,他们为本乡会馆志撰写序言时,亦为会馆注入了鲜明的导民向善意向。他们号召商人捐资、集资或抽厘,亦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使商人阶层行走在“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比如庐江人吴赞成为福州安徽会馆全录写序就大力表彰唐俊侯捐巨资襄助,使相距三千里有余的闽皖之间的会馆共祀朱熹。
明清时期的徽州,既是“科甲蝉联,海内宗风,官居上爵,代不乏人”的科举兴盛之地,又是“十室九商”“以货殖为恒产”的商贾之乡。外出经商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这些徽商将商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夫市之有商人,因客居者所倚赖,凡一切善举商家每为之创,而同乡乐观厥成。”(光绪十七年《新安惟善堂征信全录》)
徽州商人设于各地的会馆既是以众帮众的产物,也极大地帮助了在外徽人克服资本短缺、疾病困扰、求学无门、求葬无所等窘境。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办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
对于民众捐助社会保障事业,徽州官府多有旌表与奖励,从而在官方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民间社会的大量捐助和支持,各种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无疑减轻了宫府的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官府多给予民间组织以合法性的认可,给予备案,颁布告示禁绝地痞恶霸肆意侵扰,还给予“尚义”“义行”等旌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引导崇尚道义的社会风气。这种官民协力共同支撑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比较稳定持久的力量。
在外地的徽州人群体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还有赖于徽州籍官员的护佑和支持,徽州商人、士绅与徽州籍官员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的关系,比如汉口的紫阳书院实际是商人创办的会馆,却以“书院”冠名,就是一个典型的商绅结合、兼顾义利的事例。徽州籍官绅和商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既积极倡导和捐资捐物,又参与管理,走出了一条以商养学、以学出任、商学共同反哺社会保障建设的道路,共同促进了徽州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摘编自王日根 《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