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服服饰盛行,与初唐、盛唐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或定居有关,各种穿着的服饰必然影响唐代的社会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氛围中,男人们由于战争和武备的需要,率先使用胡服服饰,使胡服服饰在唐代社会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两京、大都市中的皇亲国戚无不竞相模仿,上行下效,胡服、胡妆便成为时世风尚,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特有现象。

——摘编自程旭《唐韵胡风》

材料二  宋代教育的发达远远超过前代。在乡村中,如《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识字课本,有一定程度的普及。……大观三年(1109),北宋24路共有学生167622人,……校产中有“学田”115990顷,“房廊”155454楹。在校学生之多,校舍之广,经费之大且如此充裕,不仅是空前的,在宋代也是绝后的。……南宋先后兴建的书院总数达300所以上,书院大多得到官方的支持。书院与州县官学,成为南宋地方的主要教育机构。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

材料三  地方戏的精华源源流入北京,当时,北京舞台上争妍斗艳的剧种至少在十三种以上……清代京师演戏之盛,首先是为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乾隆年间,每逢节日、月令、庆典、喜筵等都要演戏。同时,亦与外城正在勃兴的市民社会很有关系。……戏剧观众的市民化,使演戏成为外城的日常文化生活。……1790年,徽班进京,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皮黄戏,并终于演变为京剧的基调。

——摘编自《北京通史》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