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培杏义学①碑记

[清]张凤鸣

古之学者选于乡,晋于国,达于朝,乡学尚矣。夫人才固不择地而生,在培养之有素耳。桐邑居两浙之上游,山水清奇,甲他郡。属乡有所谓钟山者,去县治四十余里,山高溪深,尤觉出幽可喜,然地瘠民贫,他乡稍下云。

余自己未春恭膺简命来宰兹邑,下车采风至斯,第见二三青衿,迎遏道左,彬彬有礼,心窃喜之,盖犹有古之遗风焉。庚申冬,令其乡士吴元鳌等,捐资倡建义学,田收息,岁以为常事。 既成,叙其始末,请记于余,将勒石垂诸久远。余闻之不禁瞿瞿然兴曰:“若此者,非所称一乡之善士耶?”

尝慨世之人日皇皇焉求田问舍以庇其身家或思邀福利广施舍于释道寺观 者有之至若事之大有裨益于乡党风俗者概置不问何其谬欤?麦並圣至今吴元鳌毅然经始,饮助落成,师以训其里之子弟,俾无力者皆得人事于学。呜呼,可谓知务本矣!况我朝诞敷文教,培育人才,自会下逮郡县,学校之外兼设书院,以是人文蔚起,称极盛焉。夫义学与书院相为表里,书院养士于都会,作人之化在天下;义学养士于闾里,树人之计在一乡,国家化民成俗之道实基于此。幸能举行之,吾见此乡之中蒸然向化,日新月异,造就所至,必有可观,厥成岂浅鲜哉?余因之更有厚望矣:使桐江之人闻风而起,共相摹效,由一乡推之十二乡,人皆负笈,户尽横经,砥行力学,矢志进取,不独士习醇正,深堪嘉尚,即如姚文敏、俞庄襄②二公之科名治绩,安知不可复见于今?余又将拭目俟之,以为他日券,而兹特先路导耳。

至于规制大备,经理得宜,其事者诚始终勿倦焉。则有初者有终,可久者可大,是亦宰其,土者所深愿也夫!遂不辞而为之记。

(《乾隆桐庐县志》)

(注)①义学,旧时各地用公款或私资举办的免费学堂。②姚文敏,即姚夔(1414-1473),字大章,桐庐人,官至礼部尚书;俞庄襄(?T524)明代人,官居右都御史。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