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的,因此欣赏艺术首先要有充分的感受。事实上广大业余的艺术欣赏者一般都能够自发地、朴素地通过感性体验去接受艺术;倒是在专业的艺术评论者之中,有的人实际上把艺术创作单纯当做历史资料、思想资料看待,只要一接触便运用理性的解剖刀加以剖析,当然,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艺术创作是可以作为历史资料、思想资料来用的。但在艺术的欣赏和评论中,这种做法却要不得。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人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对象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却并不整齐划一。欣赏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它所包含的心理活动就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艺术之美首先表现于感性的艺术形象,因此不经过充分的感受便无法产生真正的美感,从而也就不能通过对艺术特征的切实体验而得到深刻的认识。
许多人迫切希望提高艺术欣赏的水平,那就应当在欣赏视线中首先把稳定注意集中在艺术形象的感受上,逐步练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感受能力。
提高感受能力要靠反复的训练,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搞一点艺术创作,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欣赏艺术也是坚持了稳定注意的,但往往注意不到点子上,而这个点子如果不在注意中突出起来,反而轻轻滑过,便难以感受整个艺术的美妙。要知道许多“内行”的确在这方面做了努力,无奈有些“门道”是说不清楚的。
试举一例,清人包世臣在评论晋代王献之的草书时说:“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著划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由其笔力精热,故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形质成而性情见,所谓画变起伏,点殊妞挫,导之泉注,顿之山安也。后人作草,心中之部分,既无定则,毫端之转换,又复卤莽,任笔为体,脚忙手乱,形质尚不备具,更何从说到性情乎!”搞过一点草书创作的人会感到这些话是说得相当具体、相当透彻了。然而没有一点创作实践的人却仍然难以发现“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也无从体会那种“任笔为体,脚忙手乱”的创作情态,更无法感受“形质”与“性情”之间的关系。
此外像中国诗画评论中常用的诸如神韵、气势、风骨、意境等概念,也都不容易说清楚它们的含义,神韵之类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有所感受,然而这些感受是难以交流的、这不是把事情神秘化,而是因为感觉、知觉、表象等富于感性的东西,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从一个人的脑中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脑中去的,因此艺术上有些“门道”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和体验;而搞一点创作则能缩短摸索的时间,得到较深的体验。
(摘编自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