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有条件的“开禁”。西班牙武装商船“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以马尼拉为落脚地,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有学者称之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帆船贸易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物产(如玉米、马铃薯)换取亚洲商品,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
——摘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有不少中国商船由广东、福建载着生丝及丝绸开航往菲律宾,另外,占据澳门的葡萄牙人也积极参与中菲贸易,于是中国江浙太湖地区生产的丝与丝织品大量外销,换到不少银子,银与丝遂成为西班牙大帆船在太平洋上长期航运的主要商品。1765年,一位西班牙官员指出:过去200年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超过2亿西元,然后当日留在菲律宾的只有80万西元,毫无疑问这些白银大部分都流到中国去了。另有人估计,从1571年(明隆庆五年)到至1821年(清道光六年),前后250年,自美洲运到菲律宾的银子共约4亿西元,其中有一半流入中国,但这项估计仍然偏低。
——摘编自全汉昇《明清经济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