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非连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概念,大湾区文学建设具有天然的文化基础。首先表现在语言、文化传统相通,创作资源共享,比如电影领域经常涉及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题材,翻陈出新。其次,大湾区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各类文艺团体繁多,文学创作、传播、接受的条件相当出色。再次,粤港澳之间文学创作人才流动频繁,借此机会成立粤港澳文学工作坊,也是希望起到推动作用,为粤港澳文学互动发挥示范和领头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还立足于区域平等,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商、共建、共赢,三地文学界人士贡献智慧,共建平台,共享成果,但“大湾区文学”绝不仅因为作家生活在“9+2”的城市区域里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湾区经济大概有这么几个特性,比如海洋特征、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开放意味着吸纳、聚合、创新。这样一种新 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生活特点,聚集起来就不单是“9+2”,而是全球的、世界性的。充满创新的经济生态给文化、文学带来的可能是湾区文学最值得关注,量有文章可做、最能出彩的地方。因为它是全新的经验,对作家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无疑也是巨大的机遇,必然为我们的创作提供-片新的天地,所以,湾区经济的特性不仅给大湾区文学建设提供条件,对中国文学来说,这是值得期待、也非常有意义的。

(节选自《人文湾区的共建与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讨会纪要》,有删改)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个提法是有前瞻性的,是一个未来主义的概念。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开始有了较大的影响。刘慈欣的书在美国卖得很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让人眼前一亮,这让美国人认识到了中国文学具有未来主义视野的一面。

由此,把大湾区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时,也要重视它未来和前瞻的特质。岭南文化固然悠久广博,但我不赞成总去追忆她有多么辉煌的历史。岭南文化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其1840年以后的现代文化。近代以来,在中国各个时间节点,岭南文化都是独领风骚的。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几个重要人物到引领改革开放这样的重大事件,都有一种“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所以,岭南文化中的现代文化对中国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不强调这种现代文化,就是把岭南文化的优势搞没了。正如我们要理解深圳的精神,不是简单地讲深圳的历史,而是应讲深圳这40 年来贡献了怎样前所未有的经验,是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让它可以容纳数以千万计的外来人口,让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激荡。只有通过强调现代文化,才能使岭南文化变得与众不同。为什么深圳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历史的地方,文化产业却遥遥领先?因为文化产业属于现代文化,与历史是否悠久并无直接关联。文化是有可能在另外一种形态上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要有开新的气魄。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要有新气象,也不妨从岭南的现代文化中找寻资源,而不是去追忆、回望。

(节选自谢有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现在和未来》,《光明日报》

材料三:

2020年12月23日,深圳文坛年度盛事——第七届“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颁奖礼在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举行,10部具有鲜明风格和现代气息的文学作品获此殊荣。

“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创办于2014年, 作为国内唯一着眼于一座城市的文学奖,“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以扎根本土的坚守,以一部部代表深圳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对于文化事业的主动担当,构筑了精神意义上的“文学深圳”。当人们从文学这个侧面打量深圳,看见了一幅极具深圳特质的蓬勃文学景象,大大打开了深圳作为一个大都会、乃至一个“文化身份”的概念,充沛展现了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大深圳”内涵。

这个致力于深圳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导向性的本土文学好书评选文化品牌,体现了该奖项立足深圳、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宏大眼光,也体现了深圳建设区城文化中心城市、为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的恢弘气魄。

(节选自 《深圳晚报》,2020年12月23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