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甲午战前 ,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战后反思》

材料二:铁的事实告诉人们,海战决定胜败,海权就是主导权。然而,长期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清朝政府海权观念淡薄,把海权问题矮化为“海防”问题。……买官卖宫,训练荒废,纪律败坏,已是清朝军队中的普遍现象。“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之际,却为慈禧太后修建北海、中海、南海和颐和园。

材料三:那是多么黑暗屈辱的一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一再让步,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正所谓物极必反,惨烈的失败催生了民族觉醒,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民族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日报》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