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所谓碳达峰,就是指二氧化碳年总量的排放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把“碳中和”错误理解成负担,它是责任、使命,更是机遇。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完成“碳中和”的使命。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