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各 题。

[ 文本一 ]

善用语言的力量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依然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文本二]

①前不久,《丘吉尔:语言的力量》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中文版。该书的编著者马丁·吉尔伯特为丘吉尔200篇文章和演讲加上背景,用丘吉尔生动犀利的语言串联他从懵懂少年至耄耋老年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不时惊叹。

②从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保姆之爱》到1959年丘吉尔84岁时最后一次演讲《未来》,该书几乎是那个时代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的记录,也称得上是一部别致的人物传记,让读者领悟到一位历史人物如何凭借语言的力量给世界留下足够的智慧和深刻。

③反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不同,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恪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的古训.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为政不在多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讲演能力,成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提高演讲和写作能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十分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