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文段二】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 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 , 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注】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敬上]服从上司。敬,恭顺、服从。上,君上,泛指统治者。③[陵] 同"凌",欺凌、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④[犯禁]触犯禁令。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