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广式义烧包是广州传统点心,为广州茶楼四季必备的“四大名点”之一。从文献史料及叉烧包的制作看,广式叉烧包约在清末民初时出现(最晚不超过1919年),它由北方肉包演变而来,用发酵面团掺糖作皮,再加入泡打粉二次发酵,以广州人喜爱的叉烧为馅,捏制蒸熟而成。随着广州茶楼的兴起,叉烧包也成为广府人最喜爱的茶点之一。
广式叉烧包的独特风味体现了广式点心糅合南北、融贯东西的特征。此外,广式义烧包的历史演变与广州茶楼的兴起、发展密切相关,是最深入人心的广式茶点,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随着茶楼、茶点在广府地区、全国乃至海外影响的扩大,“叉烧包”也随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广府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摘编自越秀群文网非遗中心区域资源《广式点心(义烧包)制作技艺》
材料二:
项目分类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民间文学 | 1 | 珠江的传说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2 | 太虚拳 |
传统技艺 | 3 | 广州提琴制作技艺 |
4 | 冼式酸枝筷子制作技艺 | |
5 | 广式点心(又烧包)制作技艺 | |
6 | 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 | |
7 | 铜印制作技艺 | |
传统医药 | 8 | 蛇串疮中医特色疗法 |
民俗 | 9 | 广府年俗 |
10 | 城隍诞 |
——摘编自《广州市越秀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