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中华民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

材料一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边疆各族大规模内迁,与诸夏(即中原地区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春秋时开始称“华夏”)杂处。春秋时期,秦、楚因杂用夷狄之礼被中原诸国视为夷狄,齐桓公所举“攘夷”旗帜,攘的重要对象之一就是楚国。

战国时期,内迁至中原的各族已经与诸夏融合,而海岱江淮间的东夷、淮夷与吴越也先后与华夏融为一体。秦、楚不仅与其他诸夏并列,且因势大境广而有统一诸夏之势。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汉祚久长,疆域广阔,汉人与边疆各民族杂处日益发展, 人民之间互相交往,互相学习,通婚合好。边疆各族开始称内地人为“秦人”,至汉中叶, 渐改称为“汉人”,而汉人也以当朝国名自称汉人。这一改变,既反映了汉民族的新特征, 也反映了边疆各民族对汉人的新认识,已具有民族称谓的性质。

——摘编自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

材料二

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

时段

传播情况

A

清末新政期间

近代较早提出中国各民族一体融合的“大民族”观点的是梁启超,1903 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后来他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B

民国初期

1912 年 3 月,革命党领袖人物黄兴等发起成立了中华民族大同会(初名“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满族人恒钧等少数民族人士也参加了此会。该会发起电文写道:“民国初建,五族涣散,联络感情,化除畛域,共谋统一,同护国权,当务之急,无逾于此。”

C

抗日战争前期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有关中华民族的著作大量出版,如郭维屏《中华民族发展史》(1936 年)、张元济《中华民族的人格》(1937 年)等。这些著作都梳理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历史,认为无论汉、蒙,或其他各族之光荣事迹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荣耀,以传播全民族整体化的中华民族意识。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