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团先后视察了当地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还收集到1176份口供证词。下表为综合其它华工史料,对所见的459份口供所进行的信息整理。
年龄段 | 人数 | 出洋前职业 | 人数 | 出洋地点 | 人数 | 籍贯 | 人数 | ||||
1一10岁 | 4 | 耕田 | 84 | 澳门 | 354 | 广东 | 382 | ||||
11一20岁 | 142 | 做小生意 | 106 | 汕头 | 38 | 福建 | 49 | ||||
21一30岁 | 216 | 做工 | 87 | 厦门 | 30 | 其它 | 28 | ||||
31一40岁 | 76 | 小手工业者 | 26 | 广东 | 14 | ||||||
41一50岁 | 20 | 未说明 | 156 | 未说明 | 23 | ||||||
51—60岁 | 1 | 小手工业者 | 厦门 |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等材料
材料二:吾人对此可敬可爱之中国人,正宜尊仰之,感谢不逞也。如无此数千华人助战,及在野工艺厂当工之华……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留在当地的华人形成了唐人街,他们保留和传播者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古巴驻德公使奇沙礼《华工赞助古巴独立史略》
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关于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信息(至少三条),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