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全世界,每天约331平方公里土地退化为沙漠或荒漠,导致1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荒漠化挑战面前,各国是一个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多年来,我国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系统推进我国荒漠化防治,树立了库布其,塞罕坝等一批国际瞩目的典型治理样板,创造了“绿进沙退”“绿富同兴”的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公约事务,引领公约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落实封禁保护修复制度,强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立荒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荒漠植被休养生息,巩固荒漠化防治成果。同时,将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构建沙区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继续深化履约和国际合作,向全球分享中国治沙经验,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再上新台阶。

(摘编自《持续治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实现“双缩减”》)

材料二:

在治沙初期,由于治沙方式不当,使得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曾出现过“沙进人退”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大面积,高密度地种植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大型乔木所致。在不断的努力探索后,一系列政令法规于1984年后相继颁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中国已掌握了较为完善的治理方法。

2002年中国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指出,治沙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所以有了人工混交林技术,有了藻—草—灌(—乔)技术,治沙并不是一味地植树造林。如何在植物的耗水量、蒸腾量、沙漠地区的降雨量等等一系列参数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则是治沙人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中国西北的治沙路,不仅仅是植树》)

材料三:

2019年2月,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对全球绿化的贡献,中国通过土地使用管理在世界绿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简单来看,中国的治沙成果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和经济民生两类。

据林业部门统计,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日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已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958年通车的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处于沙漠,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线。曾有外国专家预言,这条铁路线“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吞噬。然而,在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腾格里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都没能将之淹没,它已经畅通无阻地通行了六十余载。研究表明,随着治沙工程的逐步推进,包兰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转好。

几十年来,中国的治沙工程从未与民生脱节。从最初的只能种植治沙物种固定沙丘,到现在可以在治理好的土地上种植中药材,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实现甘草、肉苁蓉等药材的产业化生产,沙漠经济逐步展现出了喜人的成果,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摘编自《中国治沙工程被外媒质疑,治沙结果究竟如何?》)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