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良善是内在的自然天性,孟子称之为“善端”。在他看来,任何人,无论圣人还是小民,都禀有这种普遍的善性……虽然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理学,认为“存天理,灭人欲”,但中国儒家文化从“性善论”出发,确立了一种以德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

——摘编自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材料二:西方基督教从人与神的关系中考察人性,认为“罪”的观念是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观念,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于滥用自由而造成的错误选择的可能性,昭示着人的沦落状态。西方近代以来,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康德、黑格尔,虽然他们关于人性的阐释有诸多不同,但从根本上都同样包含着某种人性恶的预设,即出于自然本性而趋利避害有可能滥用自由权利。从人性的罪与恶出发,西方建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

——摘编自田薇、胡伟希《从人性论的差异看中西政治哲学理念的分殊》

材料三: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承认人们追求幸福的正当性,他对政府干预政策对人类幸福的危害有深刻的认知,但他没有理解市场的奥妙,所以他教导人们,追求幸福的办法是节制欲望,清心寡欲。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在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并不是什么坏事,并非恶的行为,相反,他这样做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他直接去追求社会利益时还要大,还要好。

——摘编自张维迎《市场制度最道德》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