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

侨批一封情万重

文/杨泽明

①外祖父去世了,在凄风冷雨的大年三十早上。

②人世间有好多事,并不在我们意料之中发生,发生了以后,也不能凭我们的意志而转移,如厄运的降临、死亡的靠近。那时候我还特别小,只记得躺在草席上的外祖父,安详从容,他再也不能跟我说说话了,再也不能教我背诵《三字经》了。他那一双写得一手好字的手,再也无力抬起来了。他走了,走得很匆忙,明明早上还挑了一担蔬菜到街市上去卖,听说还在十字路口跟他的老友互递了一口香烟,但走到马路对面就倒下了。他大概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③公厅外好些外人在暗暗啜泣,说他们是外人,因为他们跟我们没有亲戚情分,他们是自发前来送丧的,或是个人或是三五成群。但他们为什么暗暗哭泣呢?

④后来我拿着这个疑问,咨询了妈妈。

⑤往事的长河里,快乐的浪花当然迸溅四射,但哀伤时的低沉暗流也在所难免。在妈妈莹莹的泪光中,我捕捉到闪烁的光辉。她说外祖父是一个不容易的“苦人”,诚然,1934年生人的外祖父,经历过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大跃进时期,自打他离开娘胎以后,幼年丧父,跟着他的母亲(我的曾外祖母)一起长大,在炮火的轰鸣声中慢慢长大,在年蹙日艰的慌乱岁月里,怀揣着希望静静走过狭隘的生命通道。聪明上进的外祖父除了自学,还在书斋里念过一段时间,所以他在村里面算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只是说他能粗通一点书墨,能进行正常的书写,尤其是懂得写信、复信。

⑥外祖父的姑妈(我的曾姑姥姥)下嫁到揭阳市一户人家家里,不久我的曾姑姥姥一家人走南洋,经过一番努力,在暹罗(泰国)站稳了脚跟,就把我的曾外祖母接过去,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的曾外祖母竟然水土不服,客死异乡。

⑦那个年岁里,没有无线电话、互联网、QQ乃至微信等发达的通讯方式,而是靠一种叫做“侨批”的东西,进行物质上的资助和情感的交流。“侨批”也叫“番批”,为什么用到“番”字?在闽南方言里,“番”,“番帮”,指外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番”一般指东南亚各国,而“番客”,指从闽南老家前往东南亚各国谋生的华侨。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也由于大洋阻隔困难重重的特殊环境,潮汕家乡的人要跟远涉重洋的亲人取得联系,就要用这种“侨批”,“侨批”上可以是家书信件,也可以是一定的物质往来。

⑧留守祖国大陆的外祖父,白天要养猪养鸡,有了猪粪鸡粪做肥料,外祖父种的菜特别好。种菜种得好,除了自留一点,更多的是拿出来分发给亲戚朋友、邻居同乡。他还要用豆芽焐豆干,然后在村里的大埕(一般是村里开阔的地方)烧起一个炉灶,趁着炉火正旺,架起一个油锅,“嗖的”一声,豆干下锅了,豆干在热油里翻滚着,生命的希望也在翻腾着,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它的表皮由黄里透白,接着一阵白,一阵黄,同时一层层泡沫在油锅里散开来,最后起锅的时候,豆干的表皮为黄灿灿的。那个年岁里,外祖父靠着卖榨油豆干,养活了一家子。

⑨到了晚上,外祖父要读信、回信,信里无非是嘘寒问暖一类的话,如“卿儿,天气转寒,你母亲最近总是咳嗽,不过你免担心啊,你也要注意身体哩。我们新理(生意)也好,微躯粗安,不须挂怀。”(曾姑姥姥来信)

⑩我的外祖父复信:“姑妈,侄子最近种田还有收成,鸡鸭猪都养得好好的。你在暹罗,多注意身体,免寄太多钱客(给)我。”

⑪大洋彼岸,万水重山。一颗心和另一颗心就这样靠着一封封“侨批”而牵挂在一起。

⑫直至曾外祖母去世,曾姑姥姥来信说:“你的妈妈,我的嫂子,前几天去世了。我们已经料理好了后事,来不及通知你,你请自重。”

⑬信纸显得有点褶皱,纸角微微翘起,显然被泪水湿润过。很明显,曾姑姥姥大哭过一场。但万水千山阻隔着,这个噩耗通过一张单薄的信纸传送了过来,薄薄的信纸竟承担起那么厚重的分量。太重了!母亲回忆里说,外祖父几乎是拿不起那封信的。

⒀后来我们整理外祖父遗物的时候,从他与曾姑姥姥的书信交流中,我看到了 一个坚强的潮汕男儿,在坎坷的命运里,一次次挺起坚硬的脊梁。他的脊背那么小,却又那么宽阔,仿佛能撑起整个世界。

⑭作为识字的“老秀才”,外祖父还充当着村里的“邮差”这一个角色。现在想来,几十年前的潮汕农村里,能识文断字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外祖父是一只善良的“老凤”。

⑮基于信任,同乡人找我外祖父帮忙读信,每每有信件到来,外祖父低矮的平房里总是挤满了人,一个个焦灼的人头在攒动,一颗颗揪着的心凝聚在小小的信件里。屋里屋外,大陆和“番邦”,一时之间咫尺天涯。

⑯那个年月里,闯荡在东南亚一带的某个谋生者,会突然得了某种急病而死了。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不幸的消息频频传来,外祖父深刻体验着同乡人的悲与愁,有些时候,泣不成声甚至痛不欲生的妇女们,咬牙切齿痛骂命运的不公,哭诉自己“命不好”,哭天抢地,夹带失控的情绪连同外祖父也一起骂了。外祖父仿佛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呆立一旁,手足无措。

⑰外祖父就把妇女们的一把泪一把鼻涕,写进了信件里,向远在南洋的亲人们诉说。他把一颗颗焦灼而支离破碎的心,装进小小的信件里,然后急匆匆地寄往了远方。那时候的人们对于生命的无力感可想而知。

⑱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识字的外祖父充当着大陆与“番邦”的纽带,他用孱弱的手书写着同乡人的喜与悲、哀与乐。

⑲斯人远去,时过境迁。快速发展的现代通讯科技,代替了外祖父一代人的勤劳双手;有人不禁问:日趋发达的科技,是否会带来人性上的凉薄?隔着手机屏幕、无线电波的亲人身影,是真实的吗?

⑳甚至有人说,日渐冷漠的人情应该归责于发达的科技网络。这似乎没有全对,任何拒绝进步的人,也会被社会所拒绝。

㉑当“侨批”成为历史文物,当一代人使用着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真情应当是不变的。

(选文摘自《学习强国》平台2022年,广东省潮州市《岭海潮音》杂志2022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杨泽明,是广东省普宁市广太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揭阳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得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各级奖项。作品入选《学习强国》、《揭阳日报》、《韶关日报》《侨声》、《岭海潮音》等平台、报刊杂志,多篇作品入选重要读本。现为普宁市《铁山》杂志责任编辑)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