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陆蠡之死

1940年夏,巴金赴西南大后方,行前将文生社全部社务交由陆蠡负责。巴金走后一年多,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兵进入上海租界。危难之中,陆蠡与文生社同仁镇定应对,一如既往地编书、印书、售书,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靳以的《前夕》。文生社重要作者、陆蠡的好友靳以,抗战爆发后去了重庆,花了3年工夫写成这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因当地出版印刷条件太差,就写信到当时还是“孤岛”的上海,征询能否在文生社出书。陆蠡满口应允,并寄来亲手设计的封面草图。靳以备受鼓舞,赶忙发动亲友火速誊录,硬是将《前夕》从头到尾另抄了一份。然后又一页页装进航空信封,先后装了200封,全部依次编号。为了防止敌伪检查扣压,发信人和收信人都不断更换假名;而且经常易地分散投寄,每天只寄几封。就这样,这部卷帙浩繁的书稿被化整为零,源源不绝地递往申城。陆蠡收到后,也采用流水作业,边加工编辑,边发稿付排,变零为整。最后编定为两册,顺利出书。

陆蠡与两位同仁苦苦支撑在日伪肆虐的上海,有如在茫茫荒漠之中殚精竭虑地维护着文生社这一块小小的绿洲。境况一天比一天险恶,恐怖如瘟疫般蔓延。多家书店横遭查封。陆蠡当时最亲密的朋友陈西禾在《怀陆蠡》一文中透露,有一天陆蠡忧心忡忡地说:“文生社已经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一部分在别处寄售的书被捕房抄去了,据说是有抗日嫌疑。”这些书中就有《前夕》等。1942年3月初,鳏居多年的陆蠡和张宛若女士喜结良缘。正当新婚燕尔,新人还沉浸在蜜月的愉悦之中,灾祸突从天降。4月13日,卢家湾捕房查抄文生社,声称要找负责人,并砸开书库大门,劫走存书数万册,抓走了两个人。当天陆蠡正好外出,得知此事后,朋友家人劝他躲一躲,但他认为自己身为文生社负责人,社里有难不能逃避,理应前去据理抗辩。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追回被抢图书,为社里讨个公道,他孤身来到捕房,不料却落入虎口,当即被戴上手铐。第二天,朋友索非等到捕房打探,通过一个懂日语的熟人,找到宪兵司令部“相当高级的负责人”,那人证实:陆蠡确实关押在这里,因为“他是共产党”。由此看来敌人查封文生社、抓捕陆蠡是蓄谋已久的了。

又过了些日子,有个陌生人来到陆蠡家,一进门就交还一件陆蠡被捕那天穿的大衣。那人解释说,他也是被抓进宪兵队的,与陆蠡关在同一间牢房,彼此很熟。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汪伪政权)吗?”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这样的刑审又经过多次,得到的口供依然如故。在这位难友被释放的那天,陆蠡脱下大衣,托他出狱后按地址到他家报个信。难道是知道自己已无生还的希望,想借着这件大衣作为永诀的纪念?谁也不能回答。此后虽经亲友一再打探,全力营救,但回天无力。而有关他的谣传却满天飞,一会儿说在苏州,在芜湖,一会儿又说被遣送到了南京首都反省院。连通过在邮局工作的作家唐弢邮寄去的狱中日常用品和冬衣、被褥,也遭退回。理由是:查无此人。陆蠡就此失踪。

明知凶多吉少,人们还是心存侥幸,希冀有一天他会突然归来。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他仍然音讯全无。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不得不相信,陆蠡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天天被愤怒所袭击,天天受新闻纸上消息的折磨:异族的侵凌,祖国蒙极大的羞辱,正义在强权下屈服,理性被残暴所替代……(选自陆蠡《池影》)

②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好的和不好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圣泉(陆蠡原名“陆圣泉”)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选自巴金《怀陆圣泉》)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