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的前一晚,B站发布了一段名为《后浪》的视频,(),有人热泪盈眶、感动不已,有人厌恶反感、高声批判;有人欣喜于年轻一代被认可,①视频是鸡汤、没有真正地走近年轻人。评论人曾于里指出,《后浪》是一篇青年缺席的宣言,不仅缺失了年轻一代的真实现状与声音,也用“青春”②。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五四前后诞生的概念,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青春则属于抒情主义和消费主义,是小时代的产物。因此《后浪》在本质上是向消费主义的一次献媚,看似肯定歌颂③, 实际上却是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前浪”们对世界的定义与规划。《后浪》中的“后浪”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它只是青年这个复杂群体里的一部分,而对于年轻一代自身而言,只有重拾“青年”的身份,才能真正称得上时代浪潮中的“后浪”,否则不过只是浮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