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郭嵩焘和刘锡鸿是清政府派往西方的首批公使,两人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大相径庭。

郭嵩焘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制度),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两者相辅相成,“相辅以益相强”。

刘锡鸿   

“仁义忠信(指伦理纲常)可遍令人习之,(西洋)机巧军械不可令人习之也。”

材料二:1906年,《新民丛报》和《民报》(同盟会机关报)以要不要进行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以民主共和政体代替君主专制展开论战。《民报》揭露了清朝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卖国行径,指出若救中国,必须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中国才可以富强。针对《新民丛报》提出中国国民素质较低,不能从君主专制直接过渡到民主共和,《民报》以天赋人权理论和中华民族自古有高度文明的事实,说明中国国民完全有接受民权立宪的能力。

——摘自《中国近代史》编委会《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三: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获得赴法勤工俭学资格,因经济困窘,在法国学习数月后开始“勤工生活”。

1921年经介绍在施耐德钢铁厂当轧钢工,工资每天10法郎还不够吃饭。后在香布朗工厂做扎纸花工人,工作做完就被解雇。资本家的压榨使他体验了劳工的悲惨,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的了解。

1922年在哈金森橡胶厂成为制鞋工人,在这里结识了一批先进青年,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同年,来到传播共产主义理论的《少年》编辑部工作,在周恩来等人影响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

1923年邓小平正式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摘编自刘金田《邓小平在法兰西的五年求索》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