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 要遵循。
早在 19 世纪, 马克思就曾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强调人与自然是 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 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 人 类粗暴掠夺自然时, 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如果人类无度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 的平衡,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同样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 题的重要启示。《周易》认为,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给予“生生”和“共生” 极高的价值期许。“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强调要遵循“天时” 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
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顺时”“以时” “不违时”,顺应和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 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 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 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 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如何历史地、实践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 基本条件, 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以和谐促进共生、以共生消解对 立,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形成。
(袁秀《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 一个是被 看作自动机的世界, 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运行。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都并非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是被人认识、使用和 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 但其弊 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 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 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 ·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说得更明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处自然之中, 人类固是同胞, 万物亦为同类。
在实践论方面, 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 “人法地, 地 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 以后, 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 而 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福建土楼的出现就印 证了这一理念。福建土楼在建造时往往依山就势,能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 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客家人就地取材, 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 是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典范。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 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 “只要有人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 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 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 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 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 来越广泛的认同。
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对我们来说, 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面对全球环境治 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国际社会应勇于担当,戮力同心,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怀对自然 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未来可期。
(文龙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何越来越受推崇?》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