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 , 东流入巨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者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瞻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 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

(选自苏辙《黄楼赋并叙》,有删改)

【注释】①澶渊:古湖泊名。②被:遭受,蒙受。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