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开发的历史久远漫长,先民在长达万年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多样的农业生 产模式,有些甚至延续至今,是为我们今天所言之农业遗产。
农业遗产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 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它对我国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 学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一,农业遗产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华农耕文化存在于传统社会的农 业生产生活之中,依托于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和百姓。中华农耕文化是传统农业生产的凝练与升华,而 先民所遗留之农业遗产正是中华农耕文化最重要的根脉源泉和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二,农业遗产 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王朝兴衰存亡,传 统农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先民由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凝练出的三才理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 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的提升又反过来作用到 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彼此交织,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永续发展的中国传统农业。第 三,农业遗产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呈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领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都有自 已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哺育了各地风格多样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美美与共”的特点,延续至今,共同构 成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当代表达。
对我国农业遗产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简 要来说可做好以下方面。
我国传统文化源自农业, 一贯讲求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因此有意识地挖掘和弘扬农业遗产中蕴含 的传统农业文化,对营造全社会和谐自信的农耕文化氛围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我国的农业遗产是千 百年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产物,它提倡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顺天时、应地利,适当运用 人力引导天、地、人有机配合和协同,使农业有好收成。这种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 “节用物力”“中正平和”等哲学与文化概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 相承。
目前,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农业农村部已进行了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的评选,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应该进行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梳理出华南、华东、西北等几大 片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遗产,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示范性农业遗产基地,发挥它们的模范带头作
用。通过挖掘示范基地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 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
(摘编自卢勇《农业遗产与农耕文化》)
材料二
在数千年的农耕活动中,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中蕴藏的农耕智慧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时 至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这些农耕智慧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
《王祯农书》说:“夫禹别九州,其田壤之法固多不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交错分布。随着 人口的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山地、沼泽等要地。为了有 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 失,缓解耕作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 式,使原本“下下地”的江南变成了“上上地”的国家粮仓。
《吕氏春秋 ·观表》中说:“凡居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 数。”早在东汉时期,中国的先民们就发明了稻鱼鸭共生模式。这种共生模式除了有效地利用稻田空间, 增加人类动植物蛋白质食源以外,还通过鱼鸭游动搅动泥水,为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氧气、刺激水稻植株 分蘖;鱼鸭吞吃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和稻飞虱等害虫,起到了很好的生物防治作用;鱼鸭排泄 在水田中的粪便又给水稻施加了有机肥料,培肥了土壤,实现了“地可使肥”,减少了人们中耕锄草、除虫 和施肥的投入,可谓一举多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力少而得作多”---这些都是说明工具的重要性。中国在原始农业 时期就非常重视农器问题,将农器视为农民生死之要、民富之具。生产工具不仅提高了生产率,也推动 了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北方旱作农业系统,还是南方水田农业系统。农具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如翻地覆土、灵活轻便的曲辕犁, 一器多用的条播机——楼车,利用自然水力的水碓、水轮、水 碾、水磨,还有替代牛耕的踏犁、防旱保墒锄草用的漏锄、省力的秧马、整地的耙和抄等等。随着现代化 农业的进程,这些传统农具终将成为历史,进入展室,但是,其中蕴藏的中国人的智慧却渗透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中。
(摘编自柏芸《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