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下表是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复

中国传统的“求新”观念与西方的“进化”观念相辅相成,为“进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条件,而“进化”观念也为“新”字涵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严复指出:“国家为有机体,斯其演进之事,与生物同。”天演之理为国家求“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新”字与“中国”一词的结合

梁启超

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中专列“论国家思想”一节,呼吁培养“新国民”,建立“新中国”。1903年,梁启超发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再次详细阐释了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说

孙中山

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提出“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作为革命派的“新中国”理想被正式使用

陈独秀

发文驳斥了民初的共和政体,他将“民主”与“共和”观念截然分开,阐明了“共和”也不一定就是民主。在政治变革无望的背景下,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希望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通过改造国民的方式再造“新中国”

——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