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左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右图为“宁夏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 | 银川市 | 石嘴山市 | 中卫市 | 固原市 | 吴忠市 |
面积(平方千米) | 9025.4 | 5310.0 | 17441.6 | 10541.4 | 21400.0 |
人口(万人) | 285.91 | 75.14 | 106.73 | 114.21 | 138.27 |
材料三: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西海固贫困山区的4.4万农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分期分批迁移到宁夏北部,环境相对好的闽宁镇。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国菌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途径。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生命力顽强的节水植物巨菌草,以此取代木材栽培菌(菇),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发展菌草生态循环农业。闽宁镇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但一段时间后,闽宁镇的蘑菇出现了滞销。
材料五:地窝子,是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平方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图为地窝子景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