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尺,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评判作品的得与失、功与过,文学批评可揭示文学作品的理路,给读者以启迪。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恒定的一面,也有随时代而变化的一面。毫无疑问,对人性的关注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高尔基把文学当作“人学”,就是意味着:不仅要把人当作文学描写的中心,而且还要把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作为评价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标准。钱谷融先生《论“文学是人学”》一文,认为“文学是人学”是“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钱先生对文学的思考和人性的重视,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他尊重文学规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值得后来的批评家学习。

文学批评家应该坚持独立、公正的批评观。如果批评家不分作品质量高低,一味地唱赞歌,文学批评将沦为文学作品的附庸。文学批评须建立在讲真话的基础之上,这是文学批评的初心。当下,些批评家,或认为名人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或为获得名人的关注,与其建立联系,不顾作品实际,进行一味地“捧杀”。这些批评家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品格与追求,其评论文章也是违背文学规律和客观事实的。

文学批评家应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如在对鲁迅先生《祝福》的评论文章中,许多文学批评家把样林嫂命运的悲剧归结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上。与以往的批评不同,杨守森先生对祥林嫂之死进行了较为新颖、独到、全面的解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死,主要是两种力量压迫的结果,一种是自然力量,即置贺老六于死地的伤寒与叼走了祥林嫂儿子阿毛的狼;一种是社会力量,即邪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及其不自觉的帮凶柳妈······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或阿毛没有被狼叼去,或鲁四老爷给以仁慈,或柳妈给以心灵的安慰,祥林嫂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然而这四个关节中的病灾与狼患,无论如何是难以和四大枷镇、封建礼教之类扯上边儿的。”这--解读更能体现出作品的内在逻辑,挖掘出作品的丰富意蕴,拓宽了对《祝福》研究的新视角。批评家只有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文学作品有更加全面、独到、合理的解读。

翻阅当下的批评文章发现,有的批评家存在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切中骨髓的问题;有的批评家重内容轻形式,批评语言晦涩、程式化:有的甚至存在批评术语错用、混用、误用等方面的现象。例如,在诗歌批评中,“诗意”一词经常出现,“富含诗意”“诗意盎然”等评价屡见不鲜。可诗评家不顾具体诗篇有没有引起读者的想象,有没有把读者带入到诗性精神空间,有没有打动和感染读者,只是过度使用“诗意”一词,进行肤浅、浮躁的评价。

批评家应尊重文学发展规律,遵从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深入作品内部,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和艺术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刘涛《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与现实问题》)

材料二:

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

当一个普通读者,经常阅读作家作品并要把自己的评述发表在报刊上,且渐渐有了名气,他的文学批评就逐渐变为公众的、社会的了。他往往代表着一定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优秀读者的意见”。此时他的角色就由“个人”转向“公众”代言人。他需要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和规律去写作,需要接受读者、社会的监督与批评。我们所谓的文学批评家,一般指的就是这一类批评家。尽管在批评思想、判断、文体、风格等方面,他依然有自由空间/但种种限制与规则是必须顾及的。

其实,在所有的文学文体中,文学批评大约是最特殊的,它既是一种理性的学术文体,又是一种感性的文学文体。它可以写成冷静客观的学理论文,也可以写成灵动抒情的艺术随笔。自然也可以取其两端,写成情理交融的散文化或随笔化论文。文学批评天然具有跨文体特征,但其感性、艺术的成分不应成为主导,本质上应该是理性、科学的。前者要为后者服务,依附于后者而存在。美国文论家勒内·韦勒克指出:“批评的目的是理智上的认知,它并不像音乐或诗歌那样创造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批评是概念上的认识,或以这样的认识为目的。它的终极目的,必然是有关文学的系统知识,是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既包括文学批评自身建构的理论体系,又包含作家在实践中所奉行的思想理论。多年来,中国的文学批评努力汲取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和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逐渐建构起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理论与实践,本来应当是相辅相成、互动互为的。但当下批评理论与实践理性是分离的甚至矛盾的,犹如“两股道上跑的车”。文学批评领域深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侵蚀,批评家困扰在名利圈、人情圈的泥淖中,应景附会的文章满天飞,表扬评论居多,这些都是违背文学批评的学术性。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别的文体,具有主体性,文学批评家作为文学的阐释者、创造者,同样具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就表现在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规律、方法,抵抗来自社会、市场、人情方面的“异化”,准确、深入、创造性地解读作家作品,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多重功能与作用。

(摘编自段崇轩《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