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等
材料二: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土地改革运动的经验,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国民党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本来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米价在一九四八年二月突破每石三百万元,到七月就突破三千万元。蒋介石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足忧虑。”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从一九五六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一九六五年完成经济调整工作,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大中型的水利建设施工项目达二百九十多项,除用于治理淮河外,还用于治理黄河、海河两大水系等。机耕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的比重由百分之二点四上升到百分之十五。机灌面积在灌溉总面积中的比重由百分之四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四点五。这十年,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六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九四九时的中国那样,从而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做了重要准备。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