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六下, 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 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 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 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 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 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 无所甚好, 独好渊明之 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 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 实有感焉。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 每以家贪,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 寒。’渊明此语, 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此病而不蚤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 渊明, 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 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 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此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 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 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 英和渊明。 辙继之者,亦一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