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 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 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 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 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

       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 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 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 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 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 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 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 “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 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 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