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中山公园是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稷”。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建于1420年,一直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社稷的场所。社稷坛坛面上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国的疆土。每年春、秋两季祭祀前要更换新土,新土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中央有一“社主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摘编自汪金友《社稷坛与五色土》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欢欣鼓舞,认为中国作为战胜国,此后可以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克林德牌坊依据《辛丑条约》规定,表示向德国“谢罪”而建,一贯被认为是中国屈辱的象征,此时它被拆迁至中央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牌坊。1618年,李大钊在中央公园发表演说《庶民的胜利》(后刊登于《新青年》),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中国应该沿着俄国革命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戴海斌《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

材料三:介绍(部分)

①中山堂原名“拜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稷坛时休息的地方。

②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在此停灵吊唁公祭。此后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拜殿改名为“中山堂”。

③音乐厅始建于1942年。是目前北京最好的专业音乐厅之一,每年演出古典音乐、当代音乐与戏曲等260多场。

④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1992年进行了全面修缮,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

⑤孙中山像1986年建成。

⑥兰亭八柱亭亭中八根石柱刻有历代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英法联军将圆明园焚毁后,兰亭被弃于荒野。1917年移至中央公园。

⑦保卫和平牌坊1952年中国民主人士发起“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来自37个国家的367位代表参加。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牌坊改称“保卫和平”牌坊。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