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23年4月23日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2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
关于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见下图:
[材料二]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休的价值所在?
相比数字时代“编辑”“保存”的干净利落,纸质媒介的勘误要复杂得多。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同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譬如,在一批同时出版的书中,可能有几本没有插入勘误的页面;有几本中的错误没有修正;有几本的错误页没被取出;还有几本的勘误页和原页被装订到一起……从这些与文字勘误有关的错误中,我们或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转变。
许多世纪以来,书籍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制品。直至19和20世纪,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走出印刷厂的书籍会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栗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位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节选自陆纾文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纸质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