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实际生活和文艺创作中既有联系又有分别。近三年的争论是由“批判形象思维论”引起的,批判“批判形象思维论”的文章中有许多独到见解,也偶尔有片面的错误的言论。分析一些错误看法的根源,大半在科学基本常识的缺乏。
最浅而易见的是语言的常识。有人认为“形象思维”是胡编妄造;也有人认为这个词从别林斯基才开始用起,意思是“在形象中思维”。实际上这个词在西文中就是imagination,中译是“想象”。在西方,古代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的英国经验派先驱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想象”这个词,屈原、杜甫都用过。在近代美学著作中从给“美学”命名的鲍姆嘉通,经过康德、黑格尔到克罗齐,所讨论的都主要是想象。俄国的别林斯基和德国的费肖尔才开始用“形象思维”来解释“想象”的意义。
其次是历史和心理学的常识。在历史发展中人类先有形象思维的能力,经过长期实践训练之后,才逐渐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有维柯的《新科学》和摩根的《古代社会》为证。人在童年尚在复演人类童年的历史,婴儿也是开始只会形象思维,要经过几年的训练和教育才会抽象思维。这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几部儿童心理学著作为证。
最重要的还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常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早就说过:“任何神话都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支配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段话肯定了形象思维且说明了它在希腊神话和艺术中的应用。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里谈到神话时也引用过,指出神话“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所以它们并不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神话是“想象”而不是“科学的反映”,不就是神话这种原始艺术是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的产品吗?上引马克思和毛泽东同志的话,我们学过无数遍,可是对付具体问题时就忘了,而且还有人指责“形象思维论正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系”,“不过是一种违反常识,背离实际胡编乱造而已”,这不应发人深省吗?
谁也不能否认文艺要有思想性,但问题在于如何表现文艺的思想性。文艺的思想性主要表现于倾向性。倾向性是一种总趋向,不必作为明确的概念性思想表达出来,而应该具体地形象地隐寓于故事情节中。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里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巴尔扎克就是恩格斯所举的例证。我们也可以举托尔斯泰为例。这位伟大的小说家确实没有隐蔽他的见解,他一生都在宣扬人对基督的爱和反对暴力抵抗。这些都不是什么进步思想。列宁却说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忠实地描绘了当时俄国农民革命中农民的矛盾状态和情绪。托尔斯泰在文艺上的胜利可以说也就是巴尔扎克的胜利,即“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一个作家只要把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忠实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们感到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认识到或预感到革命非到来不可,他就作出了伟大贡献,不管他是否表现出什么概念性的思想。
(选自朱光潜《形象思维与文学的思想性》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