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名著阅读

【语段一】

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低声对阿基姆说:“用不着开群众大会,这儿没有人需要宣传鼓动。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语段二】

后来有元稹、白居易二人在政治上都升沉了一番,他们却继承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他们开始将这种态度理论化,主张诗要“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嘲风雪,弄花草”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反对雕琢字句,主张诚实自然。他们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的和“非讽谕”的两类。他们的诗却容易懂,又能道出人人心中的话,所以雅俗共赏,一时风行。当时最流传的是他们新创的谐调的七言叙事诗,所谓“长庆体”的,还有社会问题诗。

(节选自《经典常谈》)

【语段三】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诚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节选自《白居易集》卷三)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