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读书与笔记

①卡尔维诺说:“我会努力节省出时间,用于我喜爱的作家,他们让我以心灵的秩序对抗世界的复杂性。” 

②诚如此言,现代人需要一种深刻的力量,用于对抗日趋复杂化的世界。许多人重拾书架上落灰的书籍,试图从书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但与此同时,我们又苦恼地发现,读书好像并不是那把万能钥匙。为何?首先,我们真的很“健忘”。面试时,被问到“最喜欢读的书”,重要观点尚能陈述一二,到追问细节时便露怯了。其次,我们常常跌入碎片化阅读的“陷阱”。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误以为吸收了大量的知识,但实际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却无法在大脑中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最后,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摸不透阅读的“章法”。明明看过相关的知识,但无法将其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更别提内化为实践和应用了。 

③这时我们不禁问自己:阅读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阅读本身可能的确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了什么。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它告诉我们:决定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的,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对于阅读而言,读思结合,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最好的加工方式。 

④写读书笔记可以有效避免“健忘”。我们通过摘录、思考、批判、复用、创造等形式,产生了“阅读的痕迹”,写读书笔记可以把这些“痕迹”转化为记忆组块,帮助我们重现识记内容,延长记忆。 

⑤写读书笔记也有助于跳出碎片化阅读的“陷阱”。读书笔记促使我们在整理碎片化知识的过程中把思想系统化和深刻化,促使我们摆脱那种“学而不思”的状态。对读书笔记的“加工”过程中,我们且读且思,将吸收的碎片化知识进行索引、导航,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资料库。 

⑥写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我们摸清阅读的“章法”。写读书笔记就要有读、有记、有思,就必须对作品的精神实质进行分析、思考、领悟、创造,这一系列过程需要充分运用我们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用能力。这个过程让我们产生新感觉,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知识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后,自然就能融会贯通,“读以致用”了。这时,读书的“章法”也全然尽显。 

⑦当然,做好读书笔记并不是件容易事。意大利小说家埃科喜欢利用“卡片”做读书笔记,他通过建立自己的“卡片系统”,一生完成了 7部长篇小说、46部非虚构作品。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著作等身”。对于这些名家而言,读书笔记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笔记中对知识进行思考、领悟、再创造。不是他们看过的书让他们成为自己,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过的独立思考,使他们完成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连接,让他们成为“一千个读者中的哈姆雷特”。 

⑧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该创造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了。 

(选自《读书》,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