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相遇”:马克思与孔子

以下是根据郭沫若小说《马克思进文庙》改编的历史剧。

时间:1925年 地点:上海文庙 人物:马克思与孔子

旁白:一日,孔子正在上海文庙里吃冷猪肉,一位胡须满腮的西洋人走进文庙,这人是马克思。孔子笑道:有朋自远方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的。

第一幕 思想的出发点

马克思:我的思想出发点是探求怎样才得到最高幸福,探求世界怎样才适合于生存。

子路(孔子学生):我夫子也是注重利用厚生之道的人;最注重民生,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呀。

孔子:咱们的出发点是完全相同的。你的理想世界是怎样的呢?

第二幕 理想的世界

马克思:我的理想世界是万人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寡孤独疾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第三幕 产业的增殖与分配

马克思:历史上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我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马克思: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寡了便均不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要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殖社会的产业。

孔子:尊重物质本是我们的传统思想:“食货为先”“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旁白:马克思至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曾想在两千年前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