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中国高校之变

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召开全国工业学院院长会议,揭开了1952年新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序幕。

变化一:辅仁、金陵、圣约翰、震旦、之江、东吴、齐鲁等全国所有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改为公立,裁撤部分大学的校名,其系科被并入当地其他院校。例如,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各系并入南京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约大校园,被划归新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

变化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综合性大学得以保留,其他综合性大学都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或多科性的理工科大学。例如,在北“八大学院”;在全国,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最著名的四大工学院是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1952年12月,全国约70%的高校得到了调整,调整后全国工科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5.4%,占各学科之首。

变化三:调整中,独立建制的农林、师范、医药等院校的数量大幅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重理轻文”模式悄然形成。这种高校调整的结构原则和模式在全国各高校逐步推广并确立下来。

变化四:国家确定俄文为“第一外语”,清华大学首创的专业俄文阅读速成法被广泛推广,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学习俄文的热潮。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我国教育工作者广泛学习,全国高校学习苏联,开始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学生必须按照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学业。

——据百度百科《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整编

对1952年“中国高校之变”作出历史解释。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