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劳动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劳动者通过创造历史,实现人生价值和尊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曾在《劳动教育问题》一文中指出:“民主的精神······在教育上也要求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随着一战和经济危机的相继爆发,尤其是在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干型人才,生产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摘编自刘京京《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部分劳动宣传画

                                                                                                                               

出版时间

1940年

1954年

1980-1989年

《努力织布坚持抗战》

《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

图一

图二

图三

题32-1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评选标准

                                                                                                                      

时期

劳模评选标准

1950年-1976年

受表彰的先进对象来自工、农、教、文、卫、体等各条战线。如“铁

人”王进喜等。

1977年-1988年

“先进”即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袁隆平等知识分子和

科研工作者成为劳动模范队伍中的新成员。

1989年至今

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作为劳模评选的重要条件,并且在评价指标中增加了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要素。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等均可参加全国劳模评选。

-整理自《劳模评选制度如何形成》《人民日报》(2021年5月1日)

题32-2表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