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服饰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材料一: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龙门石窟《北魏帝王出御图》

马王堆汉墓曲裾素纱单衣
在中间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捻线工具 图中人物的穿着均是峨冠博带(高帽子和宽衣带,古代儒生和士大夫的装束),这和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 西汉早期,衣长1.6米,两袖通长1.95米,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衣重才48克

材料二:(隋炀帝)文武官等皆戎衣,……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隋书•礼仪志》

(唐高祖)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 

——《旧唐书•舆服》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统一着装。上海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商埠,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近代上海的很多服饰直接采用西方样式。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一批主要制作西式服装的裁缝产生了,有的则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样式并加以改进。 

——摘编自竺小思《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