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更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春分,古时候又称“日夜分”。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从春分开始白天会越来越长,而黑夜越来越短。春分时节,气候适宜,万物蓬勃生长。古代民间有簪花喝酒习俗,时至今天,踏青、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并有新的发展。所以,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它具有增进文化认同的功能价值。值得注意的是,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百度百科及中新网)

【材料二】 

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转折点。此时的万物仿佛懂得人情事故,蓄满生意与春惜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说的是谷雨节气的洛阳牡丹,用这样一个震撼的仪式与春天告别。这时候鲜河豚、嫩香椿、谷雨茶踊跃登场,让人强壮骨,慰藉肺腑。联合国将每年农历谷雨节作为“联合国中文日”,以此纪念中华文祖仓颉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震撼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比如“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隐匿林中的蓝色湖泊。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有删改)

【材料三】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在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基础上,用跨品类艺术形式来“着色”,历史与现代交织增加“饱和度”。《春茶意暖》中,舞蹈演员们被固定在 4.7米的杆子上,配合4米长的水袖舞动,宛若灵动的茶叶,在茶碗中律动。《剑器近》中,从龙泉宝剑起源铺陈开来,讲述到现代被授予荣誉的中国海军“深蓝之剑”。厚重的历史内涵在现代社会有了绵延。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听见江南》,用巧思来串联宋代文化,古琴中描绘出江南韵味,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也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地的浸润。节目始终与观众、时代同频共振,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以 CSM64城收视率1.629位列同时段收视第一,在全网7个社交平台获得热搜28个,全平台主话题阅读量近2亿,微博讨论次数超2.8万,抖音平台视频总播放量超812.7万等。“宋韵氛围感拉满”“春茶意暖舞蹈演员就是龙井茶本茶吧”等话题引发全网热议,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选自《浙江卫视》)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